健康生活專題
識飲適食,吃得健康
2025年11月4日
隨著年齡增長,長者可能會在飲食上面對不同的困難,但只要稍作調整,就能輕鬆改善!以下分享一些常見飲食問題及解決方法,幫助長者「食得輕鬆,活得健康」。
常見飲食問題
- 咀嚼困難:許多長者因牙齒不足、假牙不合適或牙齦問題,難以咀嚼較硬或纖維質高的食物,影響營養吸收
- 味覺改變:味覺退化讓長者偏好較濃味的食物 (如重鹹、重甜),增加健康風險
- 消化力下降:隨著年齡增長,唾液、胃液、消化酵素和膽汁的分泌減少,若加上運動不足導致腸道活動減慢,或服用如亞士匹靈和非類固醇消炎藥等藥物,長者更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
- 缺乏食慾:孤單用餐、口腔不適等降低進食意願
健康飲食小貼士
- 保持口腔與牙齒健康
- 若有口腔或牙齒問題,應盡早求診,避免影響進食
- 選擇軟身食材,如豆腐、蒸蛋,或將食物切碎、攪拌,方便咀嚼和吞嚥
-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
- 細嚼慢嚥,少食多餐,避免宵夜與過量進食,以減輕消化系統的負荷
- 定時定量,可有助調節生理時鐘,提升新陳代謝及保持穩定能量供應
- 採用 蒸、燜、燉 等健康烹調方式,減少煎炸及辛辣食物
- 保持營養均衡
- 水果與蔬菜:每天2份水果(例如橙或蘋果,每份等於一個中型水果)及3份蔬菜(每份約半碗煮熟的菜)
- 蛋白質攝取:確保每天攝取 5-6兩瘦肉(1兩約為1個乒乓球大小)
- 補充鈣質:每天飲用 1杯高鈣低脂或脫脂牛奶/豆奶
- 充足水分:每天喝 6-8杯流質
- 五穀類食物:每天進食 3-5碗五穀類食物(如粥、粉、麵、飯)
- 基本飲食原則:少油、少鹽、少糖,避免高鹽或醃製食物(如咸魚、咸蛋、醃菜)
*詳情可參考長者健康飲食金字塔
- 預防消化不良
- 固體食物與流質飲品分開進食,避免稀釋消化酵素
- 胃氣脹者應少吃易產生氣體的食物,如洋蔥、青豆、西蘭花、番薯、汽水等
- 餐後避免立即躺下休息,預防胃酸倒流影響消化
- 每日保持適量運動,有助促進腸臟蠕動,提高消化功能,減少消化不良的情況發生
- 增進食慾
- 多用鮮艷蔬果及天然調味料(如薑、蔥、蒜)提升食物吸引力及增添食物味道,定時進食亦可增強飢餓感,增進食慾
- 與親友共同進餐,以增添飲食樂趣
如出現食慾不振或體重下降,請儘早諮詢醫護人員或營養師!
資料來源:
- 醫院管理局. (2024). 飲食與營養. 取自 https://www.smartpatient.ha.org.hk/smart-patient-web/theme-based-module/smart-elder/carer-corner/diet-and-nutrition
-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. (2021). 長者常見飲食問題的成因和處理方法. 取自 https://www.elderly.gov.hk/tc_chi/education_and_media_resources/files/ham/common_eating_problems_of_the_elderly_care_and_management.pdf
-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. (2025). 長者常見飲食問題. 取自https://www.elderly.gov.hk/tc_chi/healthy_ageing/personal_care/common_eating_problems.html
-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. (2025). 消化不良. 取自https://www.elderly.gov.hk/tc_chi/health_information/digestive_problems/dyspepsia.html
- 衞生防護中心. (2024). 健康飲食金字塔 均衡營養好體格. 取自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static/90017.html

